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成功没有捷径,创业贵在坚持——访李穗平校友

发布日期:2015-12-01 作者: 来源: 点击:

李穗平1985届中文专业毕业校友,广州平安-麒胜实业董事长,广东省工商联岭南商会理事;广东省广州兴宁商会理事;中山大学EDP贸易行会行长;中国装饰辅材商业联盟会长;广州钟落潭长沙埔商会会长;中国装饰美纹纸胶带行业的资深权威专家。

 

 

初秋九月,笔者与李师兄相约在中大南校区的荣光堂进行访谈。初次见面,李师兄身材高大但面容和善,虽然事业成功,但却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的感觉。在一个午饭的时间里,他与记者分享了他对母校的印象,以及这么多年来的所感所悟。

广大印象:最真实的校园生活

虽然在广大只有短短两年的时间,但李师兄仍然对母校抱有感恩之心:“今日的成就并不能明确是在那个时段积累得最多,但肯定有母校的功劳。”广大在读的第一年,他沿袭了高考的拼劲,成绩数一数二;在第二年大家开始忙着找工作,他也产生了“不需要费这么大的劲儿去读书”的念头,有所松懈。“如果说大学生活有什么遗憾的话,我的遗憾是读书不够努力、不够多,书到用时方恨少。”

记者对有一点感到好奇,为何中文专业的他后来会选择装饰辅材作为创业项目?李师兄起初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引用了一句话:“所有的成功人士只是用心做了一件事,一不小心就成了事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国营企业当公关秘书,后来偶然间得到了一个和外资公司合作创业的机会,“当时我们是很笨的,没有任何关于‘创业’的观念。但年轻人嘛,总是想做出一件事,至于那是什么事,我们没有过多地考虑。”那一次的机会,奠基了他日后的成功事业。当初的盲目到现在的成功,他把原因归结为两个字——坚持。而这两个字,也是他给师弟师妹们最实在的忠告。

“创业的第一问题不是资金,而是你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否坚持下去。创业没有三到五年的沉淀,你就根本没有行业发言权。”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创业”“全民创业”,李师兄持中立的意见。他认为,大学生有创业的冲劲是好事,但是单凭一腔热血是无法成就事业的。而毕业后打工,未尝不是积累行业经验和人生经验的好事。对自己有所定位,有成熟的想法,再加上不懈的坚持,才能成就事业。

校友寄语:大学,把文化学好

“中国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反,在大学前学技能,在大学中学做人。”而大学中关于做人的所有心得,李师兄把他归结为“文化”二字。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学生,他在校园内大量阅读书籍报刊,并把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一直沿袭到现在。在这个手机不离手的年代,学生把越来越多的时间投入到刷朋友圈中去,“拖延症”、“懒癌症”越来越高发,李师兄坦言,每个时代都有不思考的人,那种思考不是想今晚去哪里吃饭、明天去哪里玩,而是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分析时政,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大学就是80%学习逻辑思维,20%学习技能。”

对于文科类的学生,李师兄的建议是锻炼三种技能——写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朗读亦要朗朗上口。“老板从来不会照顾新人。你要做的,就是把握好机会,把自己四年内积累的技能秀给他看,让他看到招聘你的理由。”

生活态度:用心生活,从细碎中感悟道理

李师兄喜欢运动,但不会把运动列入自己的日常计划之中。“运动是说走就走的,饭后的散步可以是运动,加快速度就变成了徒步。”在2014年06月,广州平安麒胜在流溪河畔绿道举办了一次20公里徒步活动。李穗平也积极参与其中。耐着32℃的高温,李穗平几乎是参赛人员里的最后一名,但他仍然坚持了下来。“运动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认为,运动真正锻炼的不是技能,是意志,对自我的要求,对集体的参与。

对他而言,同样不可或缺的是阅读和思考。在书籍方面,他推荐人物传记,“看人物传记一定要看已逝的人物。在未盖棺定论之前,阿谀奉承的成分是很高的。”另外,他也指出,“不要老是看成功人的分享会,他们谈及的成功往往是一霎那的闪光,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他们在闪光之前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在另一方面,师兄建议大学生多与有见识的人相处。生活态度也是大学中“文化”的一个细胞,任何东西都是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人的气质和修养也不例外。

在与李师兄谈话的一个半小时内,他没有谈到一点关于“技巧”的东西,反而多次强调自己是个“笨人”。成功没有所谓的捷径,最大的捷径不是别人给的机遇,而是自己脚踏实地日日如一的积累。谈话结束之后,他又赶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继续他的高级管理课程。在那个静谧的绿油油的午后,记者获益良多:积累,坚持,用心生活。

(供稿:陈蕴琪徐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