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动态 > 校友风采 > 正文

在旅途中闯,在设计上赢——专访校友何凯东

发布日期:2015-12-08 作者: 来源: 点击:

何凯东,毕业于1999届广州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从事展览设计行业二十年,担任澳门倬汇设计有限公司、澳门倬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为国家首批二级会展策划师,长期从事广州市政府保障办保障住房的展会设计,在世博会广东馆的设计中,作品获优秀设计奖。

没有人是天生的设计师,也没有人天生就能有设计灵感。对于何凯东来说,设计灵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来源于见多看多所积累的知识。早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就用晚上打工挣来的钱买英文的服装杂志;在大二的时候拿到清洁广州海报比赛二等奖的3000块钱奖金后,他也马上决定拿这笔钱和同学一起去桂林旅游。现在,他每年将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旅游。在他看来,能多离开房间,多去旅游,多和不同的人交流,眼光开阔,自然能成为好的设计师。

唱片里的红西装

因为在高中时就读于美术中学,并通过刻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画画基础,应付大学的专业课程对于何凯东来说并不算难。但为了能更快提高自己的能力,何凯东从高中就开始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为室内,广告设计公司做设计方案,为装修公司做桌子。尽管每天晚上辛辛苦苦只赚到10元钱,但是何凯东说:赚钱并不是目的,重要的还是学习。

然而,学习专业课也只是他大学生活的一个小部分。当时中国室内设计刚刚起步,包括何凯东在内的一些学习服装专业的同学都更愿意穿自己设计的衣服。何凯东笑着告诉记者,当时自己的偶像是张国荣,他清楚地记得,在张国荣的一张唱片上,封面中的张国荣身穿红色的西装。当时市面上还没有红色的西装,他就自己设计了一套,穿着在校园里走。他开心地说:这个事情很多同学现在都记得!”

为了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何凯东还会用辛苦攒下来的钱买英文的服装杂志。800-1000块钱一本的服装设计书都是自己用打工攒下来的钱和同学凑钱去三联书店买的,从没花过父母一分钱。你能看懂上面的英文吗?没想到何凯东乐呵呵地对我们说:看不懂英文就看图!

旅途中的设计师

与其他只顾刻苦学习的学生不同,在大学期间,何凯东还喜欢利用打工和上学的空闲时间外出旅游。旅游中见到的民俗文化开拓了他的眼界,也成为了他灵感的来源之一。

大二的时候,他曾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一起去广西贺州里的瑶族村寨写生画画,这次采风经历也成为他大学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当时条件很艰苦,只能睡在从小学借出来的桌子上,不能住旅馆,当地的腊肉也有些吃不惯,但在最后离开的时候,他们和结下情谊的瑶族同胞一起跳舞,一起唱祝酒歌,唱一遍喝一碗酒,喝到最后大家都醉了。

对他来说,每次旅行都是一次独特的学习机会。在创办公司后,他也把这种对旅游的热爱带入了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他说:一个好的设计师是吸收更多的设计风格来引导客户,呈现他们没有看过的,而不是跟着客户。

心系慈善,回馈社会

莎士比亚名作《威尼斯商人》中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当今大部分企业家做慈善都免不了用慈善为自己的公司打广告,将在非洲捐款做慈善做为自己企业的招牌。但是何凯东做慈善却有一个截然相反的原则:只帮助身边的孩子,车单程要在3—4个小时之内。

据何凯东介绍,自己做慈善已经有七,八年了,他觉得并不是要帮助非洲的孩子才是做慈善,自己身边也有生活条件,学习条件不好的孩子,能尽自己能力帮助他们也是在做慈善。并且选择帮助身边的孩子可以更多地把钱用到孩子身上,而不是把钱浪费在机票上。不仅如此,何凯东的慈善团队在捐钱之前都会对当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调查,有时候还会对孩子进行家访。

目前,他的慈善团队中不仅有捐钱的企业家,也有普通的员工。在他的慈善团队中,每个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慈善活动中,尽自己的能力回馈社会。

旅行让他拥有开放的心态,也让他思维活跃,心胸开阔,更让他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对设计中自己运用的元素有了独特的体悟。他就是一名在旅途中行走,不断从中汲取力量的设计师。

(供稿:学生记者 谭璇璇 彭玲玲)